1.1 赵祜生平传略赵祜,字玉沙,山东博山人,明代贡生,晚年好青乌术,著有《地理紫囊书》,被尊为地理学名著。
1.2 地理紫囊书概述《地理紫囊书》是明代赵祜所著的地理学(堪舆学)著作,共六卷,内容涵盖理气、象数、垣局、卦例、气运等多个方面,被堪舆行业尊为经典。第二章 地理紫囊书内容精要
2.1 论理气理气探讨天地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律,认为万物皆由气生,理气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础。
2.2 论象数象数研究天地万物之象与数的关系,认为象由数生,数是象的根源,象数是风水学的重要工具。
2.3 论垣局垣局讨论帝王陵寝的选址与布局,认为帝王之地应合天星垣局,以保国家长治久安。
2.4 论卦例卦例运用纳甲之法,结合八卦五行,分析龙穴砂水的吉凶,是风水学中的重要应用。
2.5 论气运气运探讨地理气场的旺衰变化,认为气运有盛有衰,选择旺气之地可保家族兴旺。
2.6 论望气望气通过观察云雾等自然现象,判断地气的吉凶,是风水学中的高级技法。
2.7 论占气占气通过观察特定时间、地点的气象变化,预测吉凶祸福,是风水学中的实用技巧。
2.8 论气声色气声色通过观察地气的颜色、声音等特征,判断地气的吉凶,是风水学中的辅助手段。
2.9 论吉气吉气描述吉祥之气的特征和表现,认为吉气能带来好运和福祉。
2.10 论凶气凶气描述凶险之气的特征和表现,认为凶气会带来厄运和灾祸。
2.1 论宅气墓气宅气墓气分别讨论住宅和墓地的气场吉凶,认为气场的好坏直接影响居住者的运势。
2.12 论变气变气探讨气场的变化规律,认为气场会随时间、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
2.13 论触气偽气触气偽气讨论如何辨别真气和假气,避免被虚假气场所迷惑。
2.14 论生气生气探讨生气的来源和作用,认为生气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动力。
2.15 论罗经罗经是风水学中的重要工具,用于测量方向、确定吉凶方位。
2.16 论奇针八法奇针八法通过罗盘的异常反应,判断地下的吉凶情况,是风水学中的实用技法。
第三章 论龙
3.1 山水原委山水原委探讨山水的起源和演变,认为山水是天地之气的凝聚和表现。
3.2 京都京都讨论帝王之都的选址和布局,认为京都应合天地之气,以保国家昌盛。
3.3 藩省藩省讨论各藩镇的选址和布局,认为藩省应合天地之气,以保地方安宁。
3.4 边关边关讨论边防要塞的选址和布局,认为边关应合天地之气,以保国家安全。
3.5 郡邑乡村郡邑乡村讨论各级行政区域的选址和布局,认为应顺应自然,合理利用山水之气。
3.6 祖宗山祖宗山讨论龙脉的起源和祖山的重要性,认为祖山是龙脉的根源,影响后代的运势。
3.7 父母山父母山讨论龙脉的入首处,认为父母山是龙脉的关键节点,影响穴场的吉凶。
3.8 龙体龙体描述龙脉的形态特征,包括阴阳、老少、雌雄等,认为龙体的形态影响龙脉的吉凶。
3.9 龙格龙格讨论龙脉的格局和变化,认为龙格多样,需仔细辨别。
3.10 龙随龙随探讨龙脉的走势和变化,认为龙随水行,水随龙止,需顺应自然。
3.1 过峡过峡讨论龙脉过峡处的吉凶,认为过峡是龙脉的关键节点,需仔细审视。
3.12 方位方位探讨龙脉的方位吉凶,认为方位影响龙脉的吉凶和运势。
第四章 论穴
4.1 禁穴禁穴讨论不宜点穴的地方,认为禁穴多凶险,应避免点穴。
4.2 穴难穴难探讨点穴的难度和技巧,认为点穴需顺应自然,不可强求。
4.3 金星穴金星穴讨论金星形态下的点穴方法,认为金星穴多贵气,需仔细辨别。
4.4 木星穴木星穴讨论木星形态下的点穴方法,认为木星穴多文秀,需顺应自然。
4.5 水星穴水星穴讨论水星形态下的点穴方法,认为水星穴多灵动,需仔细审视。
4.6 土星穴土星穴讨论土星形态下的点穴方法,认为土星穴多稳重,需顺应地势。
4.7 火星不结穴火星不结穴讨论火星形态下不宜点穴的原因,认为火星燥烈,不宜结穴。
4.8 窩穴窩穴讨论窩形穴的特征和点穴方法,认为窩穴多聚气,需仔细辨别。
4.9 鉗穴鉗穴讨论鉗形穴的特征和点穴方法,认为鉗穴多护卫,需顺应自然。
4.10 乳穴乳穴讨论乳形穴的特征和点穴方法,认为乳穴多生育之气,需仔细审视。
4.1 突穴突穴讨论突形穴的特征和点穴方法,认为突穴多阳刚之气,需顺应地势。
4.12 穴形穴形讨论各种穴形的特征和点穴方法,认为穴形多样,需仔细辨别。
4.13 秘名穴秘名穴讨论一些特殊名称的穴位,认为这些穴位多奇特,需顺应自然。
4.14 奇穴奇穴讨论一些奇特形态的穴位,认为奇穴多灵气,需仔细审视。
4.15 怪穴怪穴讨论一些怪异形态的穴位,认为怪穴多凶险,需谨慎对待。
4.16 拙穴拙穴讨论一些看似笨拙但实则